教学大纲-陕西师范大学 航天航空心理学精品课程
正文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简介 >> 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心理学教学大纲

本课程共十三章、分为三大模块、共计36学时。

第一模块 航空航天心理学的学科状况(第1章)

第二模块 航空航天活动中的空间定向、应激、安全与心理卫生(2-5、8-9、13章)

第三模块 航空航天活动人员的职业适宜性、选拔与训练、工效学(6-7、10-12章)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航空航天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掌握航空航天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原则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航空航天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航空航天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原则和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航空航天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飞行空间定向(4学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空间定向的特点、空间定向障碍、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理解飞行错觉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克服和预防的有效策略。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飞行空间定向的特点及其障碍的分类

第二节 空间定向的感觉系统

第三节 空间定向的认知系统

第四节 飞行错觉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飞行空间定向的特点及其障碍的分类、空间定向的感觉系统、认知系统

难点:飞行空间定向障碍、飞行错觉的分析

 

第三章飞行应激与应对(3学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与掌握学习的概念、意义及分类;理解与掌握飞行应激产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心理反应以及飞行应激障碍的应对措施。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应激概述(应激的概念、分类、理论模型)

第二节 应激生理心理反应

第三节 飞行应激反应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飞行应激障碍的预防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飞行应激障碍的预防。

难点:预防和克服飞行应激障碍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飞行工作负荷与疲劳(3学时)

一、教学目标

全面的理解系统分析飞行工作负荷及疲劳对于飞行安全的维护和飞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飞行员工作负荷(概述、评价、影响因素)

第二节 飞行疲劳(主要表现、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第三节 管制员工作负荷和疲劳(评价、影响因素)

第四节 工作疲劳管理与解决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飞行员工作负荷的影响因素和评价

2.飞行员产生疲劳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

第五章飞行人因失误(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因失误的概念及分类,以及造成人因失误的生理、心理、管理方面的原因。

2.理解并掌握飞行员人因失误的主要原因和五种飞行人因失误理论。

3.掌握飞行员人因失误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因失误概述(概念、分类、原因和识别技术)

第二节 飞行员人因失误 飞行员人因失误的分类、飞行员人因失误的主要原因、理论模型

第三节 飞行员人因失误的预防 减少人因失误的来源、降低人因失误后果、改善系统设计,减少威胁、对失误进行管理

三、重点难点

1.人因失误的识别技术

2.人因失误的预防

 

第六章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机组资源管理(CRM)的背景、产生与发展

2.理解并掌握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实施

3.掌握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机组资源管理(CRM)概述

机组资源管理(CRM)的背景、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实施

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意义、原则、方法、实施流程

第三节 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内容

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内容中的情景意识、领导与管理、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荷管理及决策

第四节威胁与失误处置模型(TEM)

威胁与失误处置模型(TEM)的起源与发展及应用

三、重点难点 机组资源管理训练的实施

 

第七章 机务维修与管制员的训练(2学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有关维修资源管理(MRM)的概念、由来、原理等基本内容,学会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案,了解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对于航空安全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维修资源管理(MRM)培训(含义、内容、工具及应用)

第二节 管制员班组资源管理(TRM)培训(含义、内容、训练评估)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维修资源管理(MRM)的基本内容

1. MRM的训练方案

2.TMR的相关内容

难点:

1.MRM的训练方案

2.TMR的相关内容

 

第八章 航线运行安全检查(LOSA)(2学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LOSA的有关涵义、发展过程、理论基础及其实施过程,协助航空公司发现安全隐患,确定飞机运营系统的优势和缺陷,同时,也能对机组的飞行技术和管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提高整个系统安全的水平。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航线运行安全检查(LOSA)概述(含义、产生与发展、意义、实施)

第二节 LOSA的实施(实施过程、与其他安全管理方法的比较、调查表样例)

三、重点难点

1.LOSA的使用工具以及意义

2.LOSA的特征与实施过程

 

第九章航空安全中的文化因素(3学时)

一、教学目标

介绍安全文化的本质、航空安全文化的内涵、结构维度、评估方式、作用机制以及与安全绩效的关系问题。让学生掌握安全文化的理论模型,合理运用安全文化的各种评估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安全文化概述(概念、理论模型、作用机制)

第二节航空安全文化(职业文化、组织文化、民族文化与航空安全)

第三节航空安全文化评估(评估方法、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安全文化的多种理论模型

2.航空安全文化的概念及维度划分

3.航空安全文化的评估方法

难点:航空安全文化的评估方法

第十章驾驶舱设计中人的因素(3学时)

一、教学目标

介绍驾驶舱设计中人的因素,让学生了解驾驶舱的布局,显示-控制系统设计、驾驶舱中的各种环境因素,使学生认识到自动化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驾驶舱设计中人的因素概述(人的能力、特点、人机功能分配)

第二节驾驶舱的布局(驾驶舱几何尺寸、视野、显示布局、操纵装置、应急离机设备)

第三节显示控制系统设计

第四节 驾驶舱的环境因素(照明、温度、声学环境、振动)

第五节 自动化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

人-机交互作用、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及潜在负效应

三、重点难点

1.驾驶舱的布局

2.显示控制系统设计

3.自动化系统中人-机交互作用

 

第十一章飞行员与航天员心理选拔(4学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飞行员和航天员心理选拔的意义、依据、研究历史和现状;理解和掌握飞行员心理选拔方法和原则;掌握飞行员心理选拔的标准及预测性。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飞行员航天员心理选拔概述(意义、依据、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飞行员航天员心理选拔内容、方法和原则

1.心理选拔的内容(智力与能力倾向;心里运用能力;人格)

2.心理选拔的方法(纸笔测验法;仪器检测法;结构访谈法;行为观察法;飞行模拟器检测法;情境测验法;传记法)

3.心理选拔程序

4.评定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三、重点难点

1.飞行员航天员选拔的方法

2.飞行员航天员选拔的预测性问题

 

第十二章 飞行员与航天员心理训练(3学时)

一、 教学目标

了解飞行员心理训练的原则和心理训练的实施过程以及训练技术的新发展和航线

飞行员训练的现状和趋势;掌握飞行员心理训练的内容;掌握不同飞行训练阶段的心理训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飞行员航天员心理训练概述

训练的原则、实施过程、训练技术的新发展、训练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飞行员心理训练的内容

飞行感知觉、表象、注意品质训练、飞行记忆品质训练方法、飞行判断和

飞行决策、飞行动机的激发;飞行信心的培养

第三节 不同飞行训练阶段的心理训练要点

三、重点难点

掌握不同飞行训练课目的心理训练要点

 

第十三章航空临床心理(3学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飞行职业与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论以及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飞行人员心理卫生与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飞行人员群体的心理特点、心理

健康的影响因素、诊断方法与应用)

第二节 飞行职业与心理健康(飞行职业与心身疾病、飞行职业与心理问题)

第三节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的维护(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空难创伤应激效应的预防和治疗)

三、重点难点

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诊断方法;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